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南曲、北曲来自不同体系,各方面差异较大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南曲与北曲分别联套,并不混用。但在南北曲发展过程中,出现了一种“南北合套”的联套形式。这种形式据载始于元代沈和(和甫)的散曲《潇湘八景》,实际在时代更早的南戏《小孙屠》中,已经有了应用。

南北合套一般由南北各自成套的两套曲牌,由北曲起始,一北一南穿插混合而成。有时开头用南引子,有时不用。南北两套曲子“所采用的笛色相同。在体式上采取北曲曲牌和南曲曲牌交替连缀。由于音乐旋律迥然不同,南北曲的交替歌唱,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声情风格。”[1]

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》中,有详尽的各宫调南北合套罗列,可供参考。昆曲中常用的比如如下两套:

  • 【北新水令】【南步步娇】【北折桂令】【南江儿水】【北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南侥侥令】【北收江南】【南园林好】【北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南尾声】
  • 【北醉花阴】【南画眉序】【北喜迁莺】【南画眉序】【北出队子】【南滴溜子】【北刮地风】【南滴滴金】【北四门子】【南鲍老催】【北水仙子】【南双声子】【北煞尾】

南北合套中的南曲和北曲联套,保留了各自的特色。南曲依旧用五声音阶,北曲依旧用七声音阶;理应北曲由该折主角一人独唱到底,保留了杂剧中主角一人独唱的特色,而南曲则由一个或几个配角独唱、合唱、分唱。《长生殿·絮阁》用了上面举例的【北醉花阴】【南画眉序】一套,旦角杨贵妃作为主角唱北套,其他人分唱南套,剧本角色分配如下(演出本有删减):

旦【北醉花阴】丑【南画眉序】旦【北喜迁莺】生、内侍【南画眉序】旦【北出队子】生【南滴溜子】旦【北刮地风】丑【南滴滴金】旦【北四门子】老旦【南鲍老催】旦【北水仙子】生【南双声子】生【北煞尾】


[1] 吴新雷主编. 中国昆剧大辞典[M]. 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 2002.05. P500“南北合套”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上文曲牌部分已经略述过曲情相关,曲牌的曲情不能脱离套数而论,套数的选取也要根据曲情斟酌。《螾庐曲谈》将之总结为剧情与排场,“悲欢离合,谓之剧情;演剧者之上下动作,谓之排场”,并根据适用的剧情或排场列举了一些常见套数,十分详尽,我们仅略举例如下:

宜欢乐

【南双调】【引】【锦堂月】或二或四【醉翁子】二【侥侥令】二【尾】

宜游览

【南中吕宫】【引】【好事近】二【千秋岁】二【越恁好】或一或二【红绣鞋】或一或二【尾】

宜悲哀

【南越调】【引】【小桃红】【下山虎】【五般宜】【五韵美】【山麻秸】【蛮牌令】【江头送别】【亭前柳】【江神子】【尾】

宜幽怨

【南正宫】【雁鱼锦】五段

宜行动

【南仙吕入双调】【引】【朝元令】四

宜诉情

【南仙吕宫】【引】【桂枝香】或二或四【长拍】【短拍】【尾】

宜普通

【南黄钟宫】【引】【啄木儿】【三段子】【归朝欢】【尾】

宜武剧

【北】【点绛唇】【四边静】二【对玉环带清江引】

宜过场短剧

【南商调】【引】【水红花】二

宜文静短剧

【南南吕宫】【懒画眉】或四或六

此外,《螾庐曲谈》还对这些常用场景做了一些总结——诉情类套曲宜于生旦演唱;欢乐、游览、行动类套曲多宜于同场演唱;悲剧宜用北曲,并由老生、大面等阔口家门演唱;粗曲【普贤歌】【光光乍】一类限于净丑使用;等等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联套的方式,除了按南北区分,大致可以分为异名曲牌连缀联套和同名曲牌叠用联套。

异名曲牌连缀的联套,由引子、异名曲牌各一支或两支,加上尾声组成。

比如:

【南商调】【引】【二郎神】二【啭林莺】二【莺啼序】二【琥珀猫儿坠】二【尾】

【北商调】【集贤宾】【逍遥乐】【金菊香】【梧叶儿】【醋葫芦】二【后庭花】【柳叶儿】【浪里来煞】

在南曲中,同一支曲牌连用两支以上时,将第一支以后称为【前腔】,有时【前腔】的前一两句与本调有所不同,则称为【前腔换头】。相对地,北曲称为【幺篇】、【幺篇换头】。上面所举例的【二郎神】的第二支,就需要用换头格。

同名曲牌叠用联套,在北曲中用得很少,除了杂剧的楔子常叠用【赏花时】两支作为短套,其他几乎都是特例和个例;但是在南曲中,则非常常见。一般同名曲牌叠用成套时,可以不用【尾声】。

前面我们一直用作例子的【南南吕宫过曲】【懒画眉】,就可以叠用二、四乃至六支成为一套,而且【懒画眉】前例不用引子。

又如《琵琶记·赏秋》:

【念奴娇】〔贴上〕楚天过雨,正波澄木落,秋容光净。谁驾冰轮来海底,碾破琉璃千顷。环珮风清,笙箫露冷,人在清虚境。〔净丑〕真珠帘卷,小楼无限佳兴。

【念奴娇序】〔贴〕长空万里,见婵娟可爱,全无一点纤凝。十二阑干光满处,凉浸珠箔银屏。偏称,身在瑶台,笑斟玉斝,人生几见此佳景?〔合〕惟愿取,年年此夜,人月双清。

【前腔换头】〔生〕孤影,南枝乍冷,见乌鹊缥缈惊飞,栖止不定。万点苍山何处是,修竹吾庐三径?追省,丹桂曾攀,嫦娥相爱,故人千里漫同情。〔合前〕

【前腔】〔贴〕光莹,我欲吹断玉箫……下略……

【前腔】〔生〕愁听,吹笛关山……下略……

(以上衬字未标出)

这一套用【南大石调引子】【念奴娇】,后接【南大石调过曲】【念奴娇序】叠用四支成套,第二支起换头。在板式上,引子是散板,【念奴娇序】第一支散板起唱,后接一板三眼加赠板,第三支起节奏加快,转入一板三眼。

这里的引子【念奴娇】和过曲【念奴娇序】,不仅曲牌名相同,词格也非常相近,其实是同一曲牌既作引子又作过曲,这时可以将过曲【念奴娇序】省称为【本序】。应该注意,【本序】与【前腔】一样,是与前一曲牌紧密结合的,不能单独出现:《长生殿·定情》虽然也用了四支【念奴娇序】,引子却用了【东风第一枝】,这时【念奴娇序】就不能再称为【本序】。

另外像这几支【念奴娇序】这样,最后几句转为同场合唱的部分,称为“合头”,在剧本中,前腔的合头部分与上一支相同时,可以简称为“合前”。上面的第二支【念奴娇序】的最后,是由同场再接唱“惟愿取”三句。

集曲的联套与正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,但集曲的联套单独有一类,像【南正宫】的芙蓉套曲,每一支过曲都是犯【玉芙蓉】集曲而成:

【倾杯赏芙蓉】[倾杯序][玉芙蓉]

【刷子玉芙蓉】[刷子序][玉芙蓉]

【锦芙蓉】[锦缠道][玉芙蓉]

【雁芙蓉】[雁过声][玉芙蓉]

【小桃映芙蓉】[小桃红][玉芙蓉]

【普天赏芙蓉】[普天乐][玉芙蓉]

【朱奴插芙蓉】[朱奴儿][玉芙蓉]

【尾声】

北曲的集曲套个例【九转货郎儿】与此类似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我们上文多次提到过“联套/套曲/套数”等名词。在剧曲或散曲中,将若干曲牌联接在一起,称作一个套曲,或称为“套”、“套数”。许多之前提到过的概念,都可以从套数出发,进行进一步的阐述。

套数中的曲牌,不是随意安排的。

首先,套数中前后曲牌的笛色要一致。联套所选用的曲牌,大多属于同一宫调,用不同宫调但笛色相同的曲牌联套,称为借宫。即便是同宫调的曲牌,也要注意笛色的一致。《顾曲麈谈》举例的【金梧桐】与【二郎神】,两者虽然都属【南商调】,但笛色上,【金梧桐】用凡字调高亢,【二郎神】用六字调低抑,从来没有将这两支曲子联在一起的。

其次,一套曲子,总是节奏较慢的曲牌在前,节奏较快的曲牌在后,最后由快转慢作为结束。

在南曲而言,一套曲子总是由散板的引子、或者前一两句唱散的过曲开始,转入一板三眼加赠板,逐渐加速到一板三眼、一板一眼,有时还有流水板或者干念。而尾声的节奏,多数都是前两句一板一眼,末句再转为一板三眼。

北曲没有引子,也没有赠板,每个联套的前一到两支曲子总是散板,然后由散板转入一板三眼,再加速到一板一眼,到了煞尾,节奏又慢下来。

总的来说,北曲套数各曲牌间联结比较紧密,一套曲子的曲牌选用和前后次序的变化都相对较小。南曲联套的结构则相对松散,联套的方式也较北曲更为多样,不辨其中规律,联套就容易错乱。前人的曲谱、曲律著作中,都会罗列一些常用套曲,是制曲的重要参考。

读书观剧

可能还是有漏掉的,是根据曲牌检索的excel文件筛选之后靠眼睛找的。灰色字体的我个人认为不算“南北合套”,算南曲一种联套形式

西楼记 错梦j6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醉菩提 醒妓j8小工调或尺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】
荆钗记 男祭s3小工调【破阵子】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】
牡丹亭 硬拷s5小工调【唐多令】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得胜】【彩衣舞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】
牡丹亭 圆驾s5小工调【点绛唇】二 正工调【醉花阴】【画眉序】【喜迁莺】【画眉序】【出队子】【滴溜子】【刮地风】【滴滴金】【四门子】【鲍老催】【水仙子】【双声子】【煞尾】
紫钗记 遇侠s6尺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煞尾】
人兽关 恶梦s8尺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四弦秋 送客s8小工调【香柳娘】二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】
浣纱记 打围y2小工调【杏花天】凡调【醉太平】小工调【倾杯玉芙蓉】【普天乐】【北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
浣纱记 泛湖y3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雁儿落】【沉醉东风】【得胜令】【忒忒令】【沽美酒】【好姐姐】【川拨棹】【园林好】【太平令】【川拨棹】【梅花酒】【锦衣香】【收江南】【浆水令】【清江引】
邯郸梦 云阳y3凡调【赏花时】二【醉花阴】【画眉序】【喜迁莺】【画眉序】【出队子】【滴溜子】【刮地风】【双声子】【四门子】【鲍老催】【水仙子】【哭相思】
永团圆 会衅y5小工调【梁州令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【普天乐】【朝天子】
永团圆 堂配y5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风云会 送京y6尺调【粉蝶儿】【泣颜回】【石榴花】【泣颜回】【斗鹌鹑】【上小楼】【扑灯蛾】【尾声】
吉庆图 醉监y6小工调【秋蕊香】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声】
艳云亭 点香y6凡调【秋夜月】二 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烂柯山 泼水y6小工调【水底鱼】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雁儿落】【沉醉东风】【得胜令】【忒忒令】【沽美酒】【好姐姐】【川拨棹】【园林好】【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长生殿 絮阁y7正工调【醉花阴】【画眉序】【喜迁莺】【画眉序】【出队子】【滴溜子】【刮地风】【滴滴金】【四门子】【鲍老催】【水仙子】【双声子】【煞尾】
长生殿 惊变y8小工调【粉蝶儿】【泣颜回】【石榴花】【泣颜回】【斗鹌鹑】【扑灯蛾】【上小楼】【扑灯蛾】【尾声】
麒麟阁 三挡z4六调【醉花阴】【画眉序】【喜迁莺】【滴滴金】【刮地风】【鲍老催】【四门子】【双声子】【水仙子】【尾声】
玉簪记 佛会z5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探春令】【缕缕金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清江引】
千钟禄 打车z6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
渔家乐 刺梁z6小工调【粉蝶儿】【泣颜回】【石榴花】【泣颜回】【斗鹌鹑】【上小楼】【叠字犯】【尾】
蝴蝶梦 扇坟z7凡调【一江风】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声】
雷峰塔 水斗z7凡调【二犯江儿水】正工调【醉花阴】【画眉序】【喜迁莺】【画眉序】【出队子】【滴溜子】【刮地风】【滴滴金】【四门子】【鲍老催】【水仙子】【双声子】【煞尾】
白罗衫 井遇z8小工调【新水令】【步步娇】【折桂令】【江儿水】【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侥侥令】【收江南】【园林好】【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尾声】
满床笏 祭旗z8尺调【粉蝶儿】凡调【泣颜回】尺调【石榴花】凡调【泣颜回】尺调【斗鹌鹑】【扑灯蛾犯】【上小楼】凡调【叠字令犯】【尾】
诗词曲赋

城头鼓角醉方醒,碧血还殷旧画屏。
冷眼堪怜风肃肃,劫烧那管草星星。
纷纭世事曲中曲,颠倒人心刑外刑。
料得百年倾社稷,不应青史罪优伶。 ​​​​

读书观剧

当时搜索了一下大致的出版年份,以此为序。当然没有很仔细地确认过,所以也可能不够准确。现在把月历拿掉,少数几张增加了当时未能尽善的细节,更新为通用版本,大小依然是2560*1440

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6,吟香堂曲谱1789,纳书楹曲谱1792,遏云阁曲谱1893,春雪阁曲谱1921,六也曲谱1922,道和曲谱1922,昆曲大全1925,集成曲谱1925,与众曲谱1940,粟庐曲谱1945,正俗1947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集曲

曲牌还有一种形式,叫做“集曲”,也称作“犯调”,就是把几支不同曲牌各摘取音律和谐的几句,或者一支曲牌当中插入其他曲牌的数句,组合在一起,成为一支并非全新,但与旧有曲牌不同的曲子。

南曲集曲很常见。比如商调集曲【山坡转五更】,是集[山坡羊][五更转]二曲而成,【二犯山坡羊】,是集[山坡羊][金梧桐][五更转]三曲而成。更有甚者,【十二红】集十二曲而成,【一秤金】集十六曲而成,【三十腔】顾名思义,集三十曲而成。

集曲的曲牌不一定来自同一宫调,而集曲的宫调归类,与开头所用第一支曲牌相同。比如【山坡转五更】用到的两支曲牌,开头[山坡羊]属商调,[五更转]属南吕宫,【山坡转五更】作为集曲,与[山坡羊]相同,归入商调。

《西厢记·佳期》是常演剧目,其中仙吕宫【十二红】的集曲方式如下(【十二红】另有一种归入南吕宫的集曲方式):

[醉扶归][惜黄花][皂罗袍][傍妆台][耍鲍老][罗帐里坐][江儿水][玉娇枝][山坡羊][东瓯令][排歌][太平歌][1]

南曲引子有时也可以集曲,比如正宫引子【齐破阵】,是在[破阵子]中插入了两句[齐天乐]。

北曲集曲只有个例,就是《货郎旦·女弹》和《长生殿·弹词》所使用的【九转货郎儿】,集曲方式与南曲并无差别——第一转用【货郎儿】本调,以后八转在【货郎儿】中插入其他曲牌数句,《南北词简谱》厘定如下:

一转[货郎儿]本调

二转[货郎儿]犯[卖花生]

三转[货郎儿]犯[斗鹌鹑]

四转[货郎儿]犯[山坡羊]

五转[货郎儿]犯[迎仙客][红绣鞋]

六转[货郎儿]犯[四边静][普天乐]

七转[货郎儿]犯[小梁州]

八转[货郎儿]犯[尧民歌][叨叨令][倘秀才]

九转[货郎儿]犯[脱布衫][醉太平][2]


[1] 吴梅著. 吴梅全集 南北词简谱卷 下[M]. 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 P377

[2] 吴梅著. 吴梅全集 南北词简谱卷 上[M]. 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 P27

诗词曲赋

推测做于09年三四月间。

投箸常忧战事艰,寒灯犹忆过燕山。何辞单骑冲严阵,曾将千军踏玉关。李广无功心尚在,廉颇未老鬓先斑。匣中长剑时闻动,回首夕阳隐木间。

这是某次语文考试默写出上句“塞上长城空自许”,我只记得下句韵脚是“斑”,其他一概想不起,当时闲得发慌就根据平仄对了一句“廉颇未老鬓先斑”(对仗实在是弱项所以当时只对了平仄),之后琢磨琢磨就从自己考场上对的那一句入手,扩展成了一首次韵 – 2016按

诗词曲赋

百五东风廿四花。伤春症候不稍赊【注1】。日长孤馆拍红牙。     芳草最堪添远恨,银河未许犯浮槎。他人梦里我归家【注2】。

注1:今年过敏特别厉害,每开一种花都有不同的过敏,比花信风都准。

注2:昨日俺娘打电话来说,梦见我奶奶叫我回家种地(然鹅并没有地LOL) ​​​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