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梦迷蝶

此篇主要是做一个记录,路过的可以忽略

这齣原来满意得要死,现在不满意得要死。

引子

贴、旦上场各用一支引子。

贴用【探春令】后半支,有点语无伦次,而且六字句写成两个三字句了(这种折腰断的句子我一向很头疼)。单就这一齣来说,这个引子没有什么必要,联系前一齣,我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旦角两次出场的间隔。

旦角的引子很不满意,意象选取的不够好,我希望这支引子能为旦角的出场制造一个软绵绵的气氛,可惜不够美。

联套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01d128d0100hqom.html

曲牌

【桂枝香】叠句,《钦定曲谱》“平平仄仄”,并说《琵琶记》“他每就里”,“就里”去上声,“妙”。而《南北词简谱》用“平平仄平”,并认为用“平平仄仄”“终不美听”,不知道哪种说法更好,估计是吴梅的。我用的是《钦定》,同第二齣,暂不修改。

【长拍】、【短拍】二谱所用曲也不同,我没有仔细对比不同之处。另外我要感叹:【长拍】的一个四字句全为上声,太折磨人了!

用韵

鸠候。

是因为“恨没个知音同赏游”一句定的韵。这个韵的字都还入诗,用起来却觉得艰难,大概是韵中涉及的意象太杂了吧,比如第四齣,“钩”、“绣”、“藕”这些字就用不上。

曲文

虽然这齣的联套有问题,但曲文我还是想要仔细说一说。

这齣反映的是我写东西最大的一个毛病:结构混乱。我写长调词就这样,经常写到一半就没话说了,词又不能转换话题,所以我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写出过一首像样的长调词。戏曲有宾白作掩护,多少好一些,只是我实在混乱得可以,宾白也不能全掩护。

不管怎么说,这一齣是真真切切有我自己的感情在的,虽然改了四稿,但感情还没有完全消失。第一次写的时候,我与女主人公同岁,现在我的女主人公若是见了我,恐怕也只好恭恭敬敬地叫一声“姐姐”了。

记得那时候我从外面摘了一朵花进教室,痴痴的看了一下午,当时真的觉得春天就在我的手里,于是就有了“春光一缕,春光一缕,提掇于手。春风迤逗。忒轻柔”几句,不过“轻柔”两个字看起来很别扭,可能是用词太现代了。后面两句几乎就是纯粹在凑平仄了,“钿”在这里应该读去声dian,我实在没词,又为了合律,只好理亏的叫它读阳平tian

第二支【桂枝香】如果不看宾白,根本就是哪跟哪都不挨着。这支曲子的文字我倒还基本满意,至少感觉不像上一支那么粗糙。“藏鸦烟柳”是出自周邦彦的“渐渐可藏鸦”,这首词但现在连词牌都没记住,就记住这么一句。“触波心微皱”一句自觉得很有感觉,柳触水面,皱的不仅仅是波心,还有人心,是一种说不好的感觉。“玉镜映水溪桥”算是凑平仄,实际语序应该是“溪桥映水如玉镜”,拱桥的桥洞映在水里,影子与桥洞本身形成一个圆形,像玉镜一样。“思悠悠。蓦见杨花漾,飞过数点愁。”大约是第一稿的句子。

第三支【桂枝香】我自我感觉十分良好,也是这几支曲子里保存第一稿最多的。从“潺湲绿水”开始,是我的得意之笔,写小姑娘的情思很到位:不是真正的思春,是一种自己也说不出的情感,就像杜丽娘的“没
揣菱花,偷人半面,迤逗得彩云偏”。不过很诡异的是从第一稿开始,我写景总会不停的用到“柳”,不知是我太喜欢柳了(我认为没有柳的春天不叫春天,没有柳的秋天不叫秋天),还是心中的意象太缺乏了。

第四支十分的语无伦次,更甚于第二支。“荷钱”那里我用的总是比较心虚,我没有观察过荷花的生长周期,自然也就不知道这“青梅如豆”“藏鸦烟柳”的时节,是不是应该“荷钱数点”。后面“风送暗香盈袖”一句显得很突兀。其实我原本用的是“却早觉暗香盈袖”,是想到朱自清由桃花杏花梨花联想到桃杏梨的情景,便叫女主人公看到荷钱联想到荷花。只是这么一用自己实在觉得很奇怪,就改成现在这样了——实写“暗香盈袖”。其实现在这样也很别扭,就是我说的“突兀”。后面鸳鸯一段,是受了《玉簪记·秋江》的影响,恰好也让女主人公借着鸳鸯抒情——游春不思春,总是说不过去,哈哈!

【长拍】真是够长,我转得也过分。本来没想说“楼上美人”的,因为要凑四个上声字,搜肠刮肚了两天也只能想起“满眼柳影”四字,没办法,只好叫女主人公寻鸳鸯去,于是心随眼转:寻了鸳鸯,看到江楼,便想起楼上美人,又想到自己。丫鬟一问,她便把话说明了:“谁肯共怜落花否”。丫鬟再一转,我纯属无奈——实在写不出了。

【短拍】似乎还好,只是与前面风格不统一:由我自己的话,忽然转成套话了。奇怪的是我读这些没有新意的套话十分舒服……

【尾声】,这么短不能再不满意了,从第一稿到现在,尾声是唯一没有变过的。“很没个知音同赏游”似乎太赤裸裸了,在考虑是不是变成“旦背介”。

上下场诗

这八句没有一句是我自己的。上场诗是贾至的《春思》(我竟然很久以来一直认为是秦观的……),是从诗词鉴赏题上看来的,从一开始就觉得很适合这齣。下场诗是集朱淑真的诗,前两句出自《暮春三首(其三)》:“举杯无语送春归,分付东风欲去时。燕子楼台人寂寂,杨花庭院日熙熙。 枝头添翠莺先觉,叶底销红蝶未知。 诗卷酒杯新废却,闲愁消遗殢他谁?”后两句出自《春阴古律二首(其二)》:“陡觉湘裙剩带围,情怀常是被春欺。半檐落日飞花后,一阵轻寒微雨时。 幽谷想应莺出晚,旧巢却怪燕归迟。 间关几许伤怀处,悒悒柔情不自持。”

我一直很喜欢朱淑真,虽然借了她不少诗,但我还是偏爱她的《断肠词》,尤其“独行独坐,独唱独酬还独卧”一句。可惜她的集我并没读完,当时记了几首,也早忘了。

念白

这齣丫鬟的白很多,小姐的相对少。

前面梅香介绍小姐一段,是仿《牡丹亭》,借丫鬟之口把小姐详细介绍一番,使人不至于摸不着头脑。至于文字,我比对前面闺嘱满意多了,当然以后还会细细打磨。这一段有一点很奇怪的是,当我仿韵白念,念到“举止温柔”时,“柔”字总会要飘起来。

后面梅香问要不要启程这里我有些纠结,主要有些东西在我的设想中就是模棱两可的,旦角这里是该稳重些还是该活泼些呢?虽然旦角的整体性格我心里是有底的,不过这些细小之处我总怕把握不好,把她写得太“老”了或太小家子气了。

再后来的念白便是曲文碎片的粘合剂了,粘合剂效果虽然不错,只是碎片碎得实在严重了些。

尾声前的一段白口,纯粹是为了引出下文了:让灵玉上岸,下一齣的情节才展得开;让艄婆等在此,第八齣的情节才能顺理成章,不留罗烂。

不再细说,因为这出的念白除了头尾,恐怕以后都留不住。

其他

本来船家用的是艄翁,后来一想不好,还是用艄婆妥帖些。

修改方向

把长度缩短,缩短为现在的一半左右。那时不肯服输,偏要用些长套,现在早想通了:有多少文采便写多长,否则即便偶尔有精彩句子,总体也是索然无味。我想要把这六支曲子的东西压缩成四支左右,应该还是可看的。

我的更多文章:

胡言乱语

今天想去中央公园走走,结果。。杯具了。。。。请看下图:

介就素杯具

红色为计划路线

蓝色为实际路线

我从一下地铁就杯具的走反了,T_T

读书观剧

老板那次演出,本来还有很多话要说,可惜时间拖得越长,我就越是冷静,冷静下来说戏,没趣。

这也是个教训,以后再写看戏的经历不能这么啰嗦,不然那股热情都没了。

下一次看戏将是五月份在图书馆,昆曲社活动。

生书熟戏,我将在未来一个月之内预习刺虎。上一次看大熊猫们的《蝴蝶梦》,我觉得我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,基本顾不得演员的表演,眼神不停地在舞台与字幕间游走,太费力,累得要死不说,真正该关心的东西也分心了。

PS:刺虎看视频的感觉不如看剧本爽,也许看舞台表演会更爽?

读书观剧

设备不专业,技术纯业余,凑合看吧
先来视频,击鼓的夜深沉。

然后来点图片吧,因为恰好那天相机用的不是我的,不习惯,那相机电池也很遭殃,一直没开闪光,我又没有三角架,后果可想而知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文昭关,就这一张能看的了。。。。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以下都是骂曹,大家领会精神吧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
迟到的上传,惭愧惭愧。。。
可惜没给那蓝袍丑角儿来个正脸儿纪念一下,我第一次看戏就遇上这样的龙套,不易啊

我的更多文章:

读书观剧

这次演出很多地方都让我觉得很不爽,竟然从买票就开始让我不爽。

说起来这也是主办方的不力,王珮瑜出国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决定的,看那段“采访”录像,这事至少早在一月初就已经定下来了,竟然到了14号(新闻发布会)媒体上才有消息。怕中间出变故的话,12号王珮瑜入境(根据我从原上草那儿得到的消息,未经证实)也就可以放出消息来吧,然后14号再开新闻发布会。总之演出这东西消息早出来一天就比晚出来一天好吧。14号到17号,这么短的时间,想必让很多人难于变通(身在藩就是例子)。票价也出奇的贵,5080,比哥大米勒剧场贵多了(2030,赞助票50)。我以为能是个不错的剧场,可是进去一看,比哥大剧场低级多了,就是个普通小礼堂。

后台那段不再说,直接跳到开戏之前。

一开始上来个人,主持人,我还以为是想昆曲社请的那位林萃菁一样是要双语介绍一下,没想到跑上来的是个疯疯癫癫的人。这人说的话是什么感觉呢:不伦不类,不知所云,和京剧不搭调,我看着不顺眼。他具体怎么说的我记不得了,能想起来的就是我希望他赶紧下去。

由于演员没准备好,导致这人没话找话地说了半天,我也鄙视地听了半天,终于开戏了。

第一个折子是吕布试马。拿到演出说明就在想会不会是个小生唱,紧接着把自己否决了,若真是小生,就弄些唱功戏了,何必要这么繁难的武戏?即使是小生,我也不抱太大希望:我不指望能看到什么好的小生。这吕布在内一叫板,:“马童——”我一惊:还真是小生,听声音有点哑。接着还是在内:“带马——”“马”字声音走高,拖长腔,果然:劈了。好在吕布试马是个武戏,没几句唱,不过令我很闹心的是吕布不停地在跟马童说“小心了,小心了……”隔一会儿一说,隔一会儿一说,我说他就不能换一句么?(吕布试马我是第一次看,不知道应该是怎么样的,反正我不喜欢武戏)

还有就是我想说这次我又对着锣,原来去票房就对着锣,现在在剧场还是对着锣。莫非我跟锣就这么有缘么?震死我了。

第二个戏是芦花荡带归天。这戏周瑜的扮相是三蓝箭衣甩发厚底,是我最喜欢的扮相,只是这周瑜(就是前面的吕布)一上来我就看着别扭,仔细一想,发现问题:鸾带呢?即便没有鸾带,至少也要有个丝绦啊,我记得就用了一根绳子系着,能不别扭么?之后也几乎没怎么看,因为我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周瑜的甩发上了。事情是这样的,周瑜把大枪往后一背,再要抽枪,就抽不回来了,原因是枪纂把甩发挂住了,大枪别在背后拿不过来,周瑜一使劲——把甩发拽下来了,剩一小部分还连着,更悲惨的是从甩发被拽下来,周瑜就没有下场,所以他得个空子就整理甩发,我还真是哭笑不得。归天之前有一小段唱,就几句,听得我是抓耳挠腮、如坐针毡。本来我对小生就挑剔,偏偏这位周瑜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间音还直打颤,我立时恨不得也来个“咬定罗衫耐”。后来周瑜挂掉(我看到周瑜挂掉第一次这么高兴),要摔个僵尸,于是周都督一手扶着甩发,摔将下去。终于,这折戏完了,我长出一口气:很好,我还活着。

第三个折子就是主角王珮瑜的了,文昭关,从“过了一天又一天”唱到“我不杀平王我的心怎甘”。王珮瑜的演出容后再说,我要说的是:前面两个武戏把我弄的特别烦躁,以至于一下子到了文戏,我的心还在跟着前一位周瑜的声音打颤。并且很奇怪的是,我出奇的紧张,我到现在也不十分明白我在紧张什么,莫非是在为王珮瑜担心?担心什么呢?我估计是因为前几个戏音响都在不停的出问题,所以我很担心会不会主角上场之后,音响更加不作美,干脆坏掉。还好,只是到末尾出了一次问题。顺便说:不知道是音响问题还是演员问题,东皋公的唱我几乎没怎么听清。

然后是幕间,不知道中国的戏曲剧场有没有幕间休息(我猜想会有吧,不然太不人道了,看戏也是个体力活啊),总之我到了幕间,终于喘了口气,出去转一圈,然后坐回原位,调了调心情,顺便也调了调相机。

之后是个文戏,楚宫恨(不知道那一折叫什么),绝对的文戏,比文昭关还文,不过我却看下去了,只是为了省电,没拍照。其余容后再说。

之后主持人又跑上来了,介绍说操琴的是业余的,我的心又提起来了:骂曹的夜深沉不会出问题吧?

最后,击鼓骂曹!我开始以为直接从骂曹开演,没想到是从祢衡初见曹操开始演。第一场的曹操自然少不了,崔永明演的,底下大概有叫好的托儿,曹操一上来这哥们儿叫的特别响亮。先不说唱的怎么样(我是觉得不怎么样,不过我对花脸一直没什么感觉,不好瞎说),崔经理也不知准备不充分还是太紧张了,总之结果就是曹操不停出错。列举如下:

1.祢衡:丞相在上,卑人礼到。

曹操:……

祢衡:卑人姓祢名衡字正平……

2.(这一大段我无语死了)

曹操:你为何发笑?

祢衡:我笑这天地宽阔,你帐下并无一人。

曹操:怎见得?

祢衡:请问丞相,你帐下文有谁能,武有谁高,请道其详,卑某愿闻。

曹操:老夫帐下,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,何言无人耳?

祢衡:请问丞相,你帐下文有谁能,武有谁高,请道其详,卑某愿闻。

曹操:你且听道。老夫帐下(吓死我了,我以为又要念回去,往下一听,还好还好),文有荀彧、荀攸、郭嘉、程昱,机深智远,虽萧何、陈平不及也。武有李典、乐进、许褚、张辽(听录音才发现,念成“良”了),勇不可挡,乃岑彭、马武不及也。我儿曹子孝(念做“夏”),人称天下奇才;夏侯惇人称无敌将军。老夫兴兵以来,攻无不取,战无不胜。何言无人耳?

祢衡:你道你帐下俱是英雄,以卑某看来,尽都是些无用之辈。

曹操:你有何德能,出此浪言大话?

祢衡:听道!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碌碌之辈,何足道哉!

曹操:你有何德能,出此浪言大话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附:戏考《打鼓骂曹》部分白口

1.

祢衡:祢衡参见丞相。

曹操:下站何人?

祢衡:姓祢名衡,乃山西平原郡人氏。

2.

曹操:为何发笑?

祢衡:我笑这天地虽阔,却无一人也。

曹操:老夫帐下,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,何言无人?

祢衡:你道你帐下,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,俱是英雄豪杰,但不知文有谁高,武有谁能?祢某愿闻一二。

曹操:你且听来:文有荀彧、荀攸、郭嘉、程昱,机深智远,虽萧何、陈平,不可及也。武有张辽、许褚、李典、乐进,不让当年岑彭、马武。我儿曹子孝,人称天下奇才;夏侯惇可称无敌将军。老夫兴兵以来,攻无不取,战无不克。顺我者生,逆我者死,何言无人?

祢衡:呀,哈哈哈……你且听道:你帐下尽都是英雄上将,以我看来,尽是无用之辈!

曹操:怎见得?

祢衡:你且听道:荀彧、荀攸,可使吊丧问奠;郭嘉、程昱,只好看墓守坟;李典、乐进,只好牧羊放马;许褚、张辽只好击鼓鸣更。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;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。余下诸人,尽都是衣架饭囊,酒桶肉袋,碌碌之辈,何足道哉?

曹操:你有此狂言,有何德能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我要是王珮瑜,肯定无语死,好在老板反应快,没冷场。

到了骂曹那场,先是要四个官员上来做铺垫,这四位啊,就老生还能看看,小生(吕布试马的马童)左顾右盼,花脸一声不吭,丑角最绝了,透袖的时候手在袖子里死活拿不出来,另一只手都上去了,结果还拿不出来,下面的褶子也长,我都怕他一步没迈好再摔到台上,那乐子可就大了。

看演出说明,这四位还都是专业出身,那这丑角原来业务水平得什么鬼样子啊……

这样的饮宴场面,自然少不了唢呐,于是我在后台听到的跑调跑起来没完的唢呐就派上用场了,两支唢呐合奏,前面还好,能合上,到了后面半段指法繁复的地方,跑调不跑调就没听出来了,因为两支唢呐完全对不上了,下面那位叫好的托儿还喊好呢,剧场其他人什么反应没有,这位扯着嗓子一喊,再配上特定情境——整个儿一倒好。后面还有一段唢呐,效果同上,只是那位托儿似乎也察觉到了,一声没吱。

说来说去我对那位托儿始终耿耿于怀:做托儿也不要这么明显吧。

还有张辽,感觉这位学谭没学好,尤其念白,到了立音就忽升忽降抖啊抖的,抖得我一个劲儿的起鸡皮疙瘩

我对这场演出的总结:除了角儿(王珮瑜),就没什么能看的了……

我的更多文章:

读书观剧

开戏之前
楚宫恨的马昭仪

开戏之前

很皱的帐子

身在藩撤退之后,我又踅回后台了,嘿嘿~~

开戏之前 啊啊啊啊~~不清楚~~技术技术啊 T_T

开戏之前 这神情不似老生,细细端详,很女性

开戏之前
才发现。。。那个圆圆的大斑点是什么。。让我想起了果酱里长的青白色圆形菌落。。。。

我的更多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