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本文名为“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”,我们不妨先给格律下一个定义,以明确讨论范围。

《辞海》说格律是“指创作韵文所依照的格式和韵律,各种韵文都有特定的格律。其中包括声韵、对仗、结构以至字数等” [1],齐森华主编的《中国曲学大辞典》进一步阐述,说“‘格’为规定之格式和标准,……‘律’为声韵之规律” [2]

故而本文要讲的内容,全与昆曲音乐和文辞上的格式标准和声韵规律有关。《中国曲学大辞典》补充说“韵文格律虽严谨,其实也是汉字声韵艺术之自然法度。”[3]

下面我们来看三支【懒画眉】:

【懒画眉】月明云淡露华浓。欹枕愁听四壁蛩,伤秋宋玉赋西风。落叶惊残梦,闲步芳尘数落红。

——《玉簪记•琴挑》

【懒画眉】强对南薰奏虞弦。只觉指下余音不似前,那些个流水共高山?只见满眼风波恶,离别当年怀水仙。

 ——《琵琶记•赏荷》

【懒画眉】撩人春色是今年。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,元来春心无处不飞悬。荼蘼抓住裙衩线,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。

——《牡丹亭•寻梦》

我们不禁要问,这三支【懒画眉】文辞各异,甚至某句(如第二句)的长度也不一致,何以都称做“懒画眉”?如果查阅剧本或曲谱,常会看到【懒画眉】之前有一个前缀:【南南吕宫过曲】,这又都是些什么?

这些问题归结起来,就是:什么是“曲牌”?

解决这些问题之前,作为基础中的基础,首先要介绍昆曲的两类曲谱:“格律谱”和“工尺谱”。


[1] 夏征农主编. 辞海 1999年版缩印本. 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 2000. P3685 “格律”

[2] 齐森华等主编. 中国曲学大辞典. 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 1997. P693“格律”

[3] 同上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  1. 本文重点在于“基本概念”,“格律”是限定词。希望能够通过梳理,帮助对昆曲格律有兴趣的人了解一些相关术语,也希望为喜欢昆曲的人介绍一些格律方面的基本知识。但是必须要强调,如果想要研究或者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,仅依靠我的梳理是远远不够的。
  2. 本文尽量述而不作,着眼于传统概念,避免或简化有争议的概念。因我个人乐理、乐律知识有限,故本文将避免纠缠于音乐,少涉及昆曲曲唱实践方面的知识。
  3. 虽然“述而不作”,但一些从古即有的争论话题是不可避免的。本文的观点将基于王氏父子(王季烈、王守泰)提出的“主腔说”,但并不会涉及太多。如果您对“主腔说”存疑,希望您至少认同“曲有定腔”。
  4. 感谢一直以来诸位师友的帮助和鼓励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本文自2015年三月下旬在国学数典论坛开帖,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;不要提在那之前,还有许多其他的准备工作。期间国学数典论坛关闭了它的讨论区,我则断断续续在个人博客继续连载。

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在进行传奇剧本的创作,逐渐在实践中学习,对昆曲的格律有了一些了解。许多对格律有兴趣又不甚了解的朋友,常常来问我一些看似很基础的问题,比如:曲牌是什么?我犯了难:“曲牌”二字,牵涉太广,一时怎么说得清楚?就此萌生了小范围做一个讲座,普及昆曲格律里的基本概念的念头。

这个朴素又大胆的想法得到了一些师友的支持,我于2013年春夏间捋清思路,做好提纲,开始了准备。真正梳理起来,才发现曲学中许多问题都有各式各样的争论,令我我时常不自觉地陷入各种细节考据,进行得十分缓慢,我于是给这个讲座取了个副标题:“看强迫症患者是怎么挖坑把自己埋了的”。再后来,我从学生变成社畜,“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”也从一个讲座的演示稿,变成了论坛的帖子,又变成了博客的连载。许多次陷入自我怀疑,不知道梳理这些非常“基本”的东西有什么意义;又许多次回望,觉得还是有必要做下去。如今终于算是完结了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修订版目前在微信公众号连载,后面当然也会编辑到博客里面来,但是应该是再过一阵更新压力不那么大的时候了。现在虽然完结了,但是前半部分写得时候跟后半部分考量不一样,所以前半部分动得还挺多,稳定更新压力还是很大,暂时没办法连博客这边一起顾及。

微信公众号:MessyXin

乱煞年光遍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(修订版)1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jvxqTBaZfEKHk2aeI-IcQ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前代曲家对于联套的重要性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,传统曲律著作对于联套的论述与罗列也较为精详,但“复套”这一重要概念,仍然到了现代才被正式地提出和分析。

“单套、复套”是《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》提出的名词,《昆曲格律》中称为“本套、变套”,而《昆曲音乐与填词(甲稿)》中,则称之为“一场一套、一场两(多)套”。“一场一套、一场两(多)套”固然便于顾名思义,还是不如“单套、复套”更加精准凝练。

相同或不同曲牌前后连缀成套,除了符合前文所说的笛色、节奏等基本规律之外,早在徐渭《南词叙录》中就曾经提出:“曲之次第,需用声相邻以为一套”[1]。这个“声相邻”,转换为现代曲律概念,我们可以说是“依腔定套”[2]——一套曲子中,前后曲牌的主腔相同、相似或存在继承关系。有了这样的认识,我们就可以判断一折中的曲子,究竟是单套还是复套了。

《昆曲格律》以【南仙吕宫过曲】【桂枝香】或二或四【长拍】【短拍】【尾声】为例进行了分析。这个组合中的曲牌都属于【南仙吕宫】,被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一套曲子,其实经过分析, 它是由【桂枝香】或二或四,和【长拍】【短拍】【尾声】两个单套组成的复套:它们的主腔既没有联系,应用中也存在剧情或情绪上的转折。

再如我们前文用作例子的《玉簪记·琴挑》一折,实际是由【南南吕宫】【懒画眉】四支和【南双调】【朝元令】四支组成的复套;两个单套中间还插入了两支【琴歌】,从【琴歌】起,笛色也从六字调转成了正宫调。

有时在复套中,前一套结尾会用到【尾声】,这里的【尾声】可以称作【隔尾】,性质与【尾声】也没有差别。

通过引入单套、复套的概念,不管是分析前人作品,还是创制新的曲文,对联套的理解都能更加清晰明了。


至此,我们从单一曲牌说起,到多曲牌联结成的套数结束,大体上通过总结前人的曲学理论,虽然粗浅、但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。

昆曲格律的研究,自明末至今不绝如缕,有它相对完善的一面,也有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。希望未来,有能力的研究者,可以沿着前人开拓出来的道路,再向前走一步。

(全文完)


[1] (明)徐渭原著;李复波,熊澄宇注释. 南词叙录注释[M]. 北京:中国戏剧出版社, 1989.01.P27

[2] 王守泰主编.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 南套 上[M]. 上海:上海文艺出版社, 1994.07. P42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南曲、北曲来自不同体系,各方面差异较大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南曲与北曲分别联套,并不混用。但在南北曲发展过程中,出现了一种“南北合套”的联套形式。这种形式据载始于元代沈和(和甫)的散曲《潇湘八景》,实际在时代更早的南戏《小孙屠》中,已经有了应用。

南北合套一般由南北各自成套的两套曲牌,由北曲起始,一北一南穿插混合而成。有时开头用南引子,有时不用。南北两套曲子“所采用的笛色相同。在体式上采取北曲曲牌和南曲曲牌交替连缀。由于音乐旋律迥然不同,南北曲的交替歌唱,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声情风格。”[1]

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》中,有详尽的各宫调南北合套罗列,可供参考。昆曲中常用的比如如下两套:

  • 【北新水令】【南步步娇】【北折桂令】【南江儿水】【北雁儿落带得胜令】【南侥侥令】【北收江南】【南园林好】【北沽美酒带太平令】【南尾声】
  • 【北醉花阴】【南画眉序】【北喜迁莺】【南画眉序】【北出队子】【南滴溜子】【北刮地风】【南滴滴金】【北四门子】【南鲍老催】【北水仙子】【南双声子】【北煞尾】

南北合套中的南曲和北曲联套,保留了各自的特色。南曲依旧用五声音阶,北曲依旧用七声音阶;理应北曲由该折主角一人独唱到底,保留了杂剧中主角一人独唱的特色,而南曲则由一个或几个配角独唱、合唱、分唱。《长生殿·絮阁》用了上面举例的【北醉花阴】【南画眉序】一套,旦角杨贵妃作为主角唱北套,其他人分唱南套,剧本角色分配如下(演出本有删减):

旦【北醉花阴】丑【南画眉序】旦【北喜迁莺】生、内侍【南画眉序】旦【北出队子】生【南滴溜子】旦【北刮地风】丑【南滴滴金】旦【北四门子】老旦【南鲍老催】旦【北水仙子】生【南双声子】生【北煞尾】


[1] 吴新雷主编. 中国昆剧大辞典[M]. 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 2002.05. P500“南北合套”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上文曲牌部分已经略述过曲情相关,曲牌的曲情不能脱离套数而论,套数的选取也要根据曲情斟酌。《螾庐曲谈》将之总结为剧情与排场,“悲欢离合,谓之剧情;演剧者之上下动作,谓之排场”,并根据适用的剧情或排场列举了一些常见套数,十分详尽,我们仅略举例如下:

宜欢乐

【南双调】【引】【锦堂月】或二或四【醉翁子】二【侥侥令】二【尾】

宜游览

【南中吕宫】【引】【好事近】二【千秋岁】二【越恁好】或一或二【红绣鞋】或一或二【尾】

宜悲哀

【南越调】【引】【小桃红】【下山虎】【五般宜】【五韵美】【山麻秸】【蛮牌令】【江头送别】【亭前柳】【江神子】【尾】

宜幽怨

【南正宫】【雁鱼锦】五段

宜行动

【南仙吕入双调】【引】【朝元令】四

宜诉情

【南仙吕宫】【引】【桂枝香】或二或四【长拍】【短拍】【尾】

宜普通

【南黄钟宫】【引】【啄木儿】【三段子】【归朝欢】【尾】

宜武剧

【北】【点绛唇】【四边静】二【对玉环带清江引】

宜过场短剧

【南商调】【引】【水红花】二

宜文静短剧

【南南吕宫】【懒画眉】或四或六

此外,《螾庐曲谈》还对这些常用场景做了一些总结——诉情类套曲宜于生旦演唱;欢乐、游览、行动类套曲多宜于同场演唱;悲剧宜用北曲,并由老生、大面等阔口家门演唱;粗曲【普贤歌】【光光乍】一类限于净丑使用;等等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联套的方式,除了按南北区分,大致可以分为异名曲牌连缀联套和同名曲牌叠用联套。

异名曲牌连缀的联套,由引子、异名曲牌各一支或两支,加上尾声组成。

比如:

【南商调】【引】【二郎神】二【啭林莺】二【莺啼序】二【琥珀猫儿坠】二【尾】

【北商调】【集贤宾】【逍遥乐】【金菊香】【梧叶儿】【醋葫芦】二【后庭花】【柳叶儿】【浪里来煞】

在南曲中,同一支曲牌连用两支以上时,将第一支以后称为【前腔】,有时【前腔】的前一两句与本调有所不同,则称为【前腔换头】。相对地,北曲称为【幺篇】、【幺篇换头】。上面所举例的【二郎神】的第二支,就需要用换头格。

同名曲牌叠用联套,在北曲中用得很少,除了杂剧的楔子常叠用【赏花时】两支作为短套,其他几乎都是特例和个例;但是在南曲中,则非常常见。一般同名曲牌叠用成套时,可以不用【尾声】。

前面我们一直用作例子的【南南吕宫过曲】【懒画眉】,就可以叠用二、四乃至六支成为一套,而且【懒画眉】前例不用引子。

又如《琵琶记·赏秋》:

【念奴娇】〔贴上〕楚天过雨,正波澄木落,秋容光净。谁驾冰轮来海底,碾破琉璃千顷。环珮风清,笙箫露冷,人在清虚境。〔净丑〕真珠帘卷,小楼无限佳兴。

【念奴娇序】〔贴〕长空万里,见婵娟可爱,全无一点纤凝。十二阑干光满处,凉浸珠箔银屏。偏称,身在瑶台,笑斟玉斝,人生几见此佳景?〔合〕惟愿取,年年此夜,人月双清。

【前腔换头】〔生〕孤影,南枝乍冷,见乌鹊缥缈惊飞,栖止不定。万点苍山何处是,修竹吾庐三径?追省,丹桂曾攀,嫦娥相爱,故人千里漫同情。〔合前〕

【前腔】〔贴〕光莹,我欲吹断玉箫……下略……

【前腔】〔生〕愁听,吹笛关山……下略……

(以上衬字未标出)

这一套用【南大石调引子】【念奴娇】,后接【南大石调过曲】【念奴娇序】叠用四支成套,第二支起换头。在板式上,引子是散板,【念奴娇序】第一支散板起唱,后接一板三眼加赠板,第三支起节奏加快,转入一板三眼。

这里的引子【念奴娇】和过曲【念奴娇序】,不仅曲牌名相同,词格也非常相近,其实是同一曲牌既作引子又作过曲,这时可以将过曲【念奴娇序】省称为【本序】。应该注意,【本序】与【前腔】一样,是与前一曲牌紧密结合的,不能单独出现:《长生殿·定情》虽然也用了四支【念奴娇序】,引子却用了【东风第一枝】,这时【念奴娇序】就不能再称为【本序】。

另外像这几支【念奴娇序】这样,最后几句转为同场合唱的部分,称为“合头”,在剧本中,前腔的合头部分与上一支相同时,可以简称为“合前”。上面的第二支【念奴娇序】的最后,是由同场再接唱“惟愿取”三句。

集曲的联套与正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,但集曲的联套单独有一类,像【南正宫】的芙蓉套曲,每一支过曲都是犯【玉芙蓉】集曲而成:

【倾杯赏芙蓉】[倾杯序][玉芙蓉]

【刷子玉芙蓉】[刷子序][玉芙蓉]

【锦芙蓉】[锦缠道][玉芙蓉]

【雁芙蓉】[雁过声][玉芙蓉]

【小桃映芙蓉】[小桃红][玉芙蓉]

【普天赏芙蓉】[普天乐][玉芙蓉]

【朱奴插芙蓉】[朱奴儿][玉芙蓉]

【尾声】

北曲的集曲套个例【九转货郎儿】与此类似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我们上文多次提到过“联套/套曲/套数”等名词。在剧曲或散曲中,将若干曲牌联接在一起,称作一个套曲,或称为“套”、“套数”。许多之前提到过的概念,都可以从套数出发,进行进一步的阐述。

套数中的曲牌,不是随意安排的。

首先,套数中前后曲牌的笛色要一致。联套所选用的曲牌,大多属于同一宫调,用不同宫调但笛色相同的曲牌联套,称为借宫。即便是同宫调的曲牌,也要注意笛色的一致。《顾曲麈谈》举例的【金梧桐】与【二郎神】,两者虽然都属【南商调】,但笛色上,【金梧桐】用凡字调高亢,【二郎神】用六字调低抑,从来没有将这两支曲子联在一起的。

其次,一套曲子,总是节奏较慢的曲牌在前,节奏较快的曲牌在后,最后由快转慢作为结束。

在南曲而言,一套曲子总是由散板的引子、或者前一两句唱散的过曲开始,转入一板三眼加赠板,逐渐加速到一板三眼、一板一眼,有时还有流水板或者干念。而尾声的节奏,多数都是前两句一板一眼,末句再转为一板三眼。

北曲没有引子,也没有赠板,每个联套的前一到两支曲子总是散板,然后由散板转入一板三眼,再加速到一板一眼,到了煞尾,节奏又慢下来。

总的来说,北曲套数各曲牌间联结比较紧密,一套曲子的曲牌选用和前后次序的变化都相对较小。南曲联套的结构则相对松散,联套的方式也较北曲更为多样,不辨其中规律,联套就容易错乱。前人的曲谱、曲律著作中,都会罗列一些常用套曲,是制曲的重要参考。

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

目录

集曲

曲牌还有一种形式,叫做“集曲”,也称作“犯调”,就是把几支不同曲牌各摘取音律和谐的几句,或者一支曲牌当中插入其他曲牌的数句,组合在一起,成为一支并非全新,但与旧有曲牌不同的曲子。

南曲集曲很常见。比如商调集曲【山坡转五更】,是集[山坡羊][五更转]二曲而成,【二犯山坡羊】,是集[山坡羊][金梧桐][五更转]三曲而成。更有甚者,【十二红】集十二曲而成,【一秤金】集十六曲而成,【三十腔】顾名思义,集三十曲而成。

集曲的曲牌不一定来自同一宫调,而集曲的宫调归类,与开头所用第一支曲牌相同。比如【山坡转五更】用到的两支曲牌,开头[山坡羊]属商调,[五更转]属南吕宫,【山坡转五更】作为集曲,与[山坡羊]相同,归入商调。

《西厢记·佳期》是常演剧目,其中仙吕宫【十二红】的集曲方式如下(【十二红】另有一种归入南吕宫的集曲方式):

[醉扶归][惜黄花][皂罗袍][傍妆台][耍鲍老][罗帐里坐][江儿水][玉娇枝][山坡羊][东瓯令][排歌][太平歌][1]

南曲引子有时也可以集曲,比如正宫引子【齐破阵】,是在[破阵子]中插入了两句[齐天乐]。

北曲集曲只有个例,就是《货郎旦·女弹》和《长生殿·弹词》所使用的【九转货郎儿】,集曲方式与南曲并无差别——第一转用【货郎儿】本调,以后八转在【货郎儿】中插入其他曲牌数句,《南北词简谱》厘定如下:

一转[货郎儿]本调

二转[货郎儿]犯[卖花生]

三转[货郎儿]犯[斗鹌鹑]

四转[货郎儿]犯[山坡羊]

五转[货郎儿]犯[迎仙客][红绣鞋]

六转[货郎儿]犯[四边静][普天乐]

七转[货郎儿]犯[小梁州]

八转[货郎儿]犯[尧民歌][叨叨令][倘秀才]

九转[货郎儿]犯[脱布衫][醉太平][2]


[1] 吴梅著. 吴梅全集 南北词简谱卷 下[M]. 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 P377

[2] 吴梅著. 吴梅全集 南北词简谱卷 上[M]. 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 P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