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曲赋

某友元日婚……

岁始开元日,桃夭咏古风。

偕影春镜里,弄玉凤台中。

丹若妍芳茂,青裳玉叶丰。

鸳鸯栖桂渚,比翼两心同。

偕影句拗了。我就没写过这么晦涩的诗词,咳,自己注一下。

桃夭——诗经篇名,是贺新婚的诗。

春镜——不算用典了,仅从表面理解为镜子也可以,实际隐藏了花月痕里“人生艳福,春镜无双”一句

弄玉、凤台——弄玉吹箫事

丹若——即石榴,喻多子。

青裳——即合欢。

本来要写的是如梦令,写了一半自己都觉得俗的可恶,于是改成了这首五律,我发现我果然不会说好话,要说只能说成这样……

诗词曲赋

北京时间新年第一贴,其实是前两天的旧作,偶然想起忘了发在博客了。

春云冬树苦淹留,
怕见江干竹叶舟,
偶对关山忆旧游。
倚高楼,
一抹云霞淡淡愁。

那天圣诞节傍晚偶然看到窗外云霞绚烂,不禁逗起愁绪,即兴作此。过程中两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一个,还剩另一个:今人填词,能否以入代平?

读书观剧

第三天结束了,现在坐在学校的图书馆,写完这篇就该开始做作业了。话说。。。那个。。。。。我作业是什么来着?。。。。。。

今天是龙凤呈祥,前半场看的很HI,然后就急转直下,孙尚香别吴国太那场睡着了,张建国再次出场的鲁肃也未能挽救颓势。

来的人很多,本来想要开演前和向花间夫妇流窜,未果,只有我一人流窜成功,且下半场又被赶出来了,于是坐在布衣王二旁边。

对何威无感,对赵云无感,第一场总体就是无感。

很喜欢张建国的乔玄,虽然一直很喜欢劝千岁和夸将,但是乔玄的人物定位其实一直没理顺,现在终于弄明白了:怹老人家跟吴国太类似于麻友,是个可爱的老头而非政治家。只是称为“相爷”很误导人,实际我觉得他就是个没实权的散官。

乔福的白口我一直就没弄明白,这次的白口是四川味儿好像。

吴国太一上场我立时觉得这就是《天书奇谭》里的老狐狸……声音还挺不错,引子有卖弄之嫌,演起来摇头晃脑的,令人生厌。甘露寺一场戴的什么盔头,反正我看着闹挺。与张、邓二人配起来差了一大块,且不如刘备中规中矩。

俩太监又来了,不过这次是俊扮,因为单靖后面还要赶个中军,BTW那是丑角味儿的中军。

邓沐玮今天声音终于出来了,可惜孙权唱不多。我也不知道是不同人物发音方法不同还是怎么啊,反正这三天花脸我没听爽,灰常不爽。

劝千岁我感觉节奏比马派慢,腔也多,没录上,本来没打算录,所以想录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,后面把夸将一段念白录了。

我前面两个人是懂戏的,听他们说上一场下场不该用唢呐,椅子位置不对什么的,不过我觉得这些细节在美国真的就是苛求了,这地方凑一台龙套也不容易,张建国乔玄一下场两个人就走了,我一想还真是该走,后面没什么可看的了。

洞房一段继续无感,高红梅小蜜蜂声音开太大了,中场时向花间夫妇一致认为高红梅扮相像沈昳丽,我后来一看还真是,有那么几个角度,特像。我们一致认为高红梅按照武旦来要求是很不错的。

中场时流窜到布衣王二旁边。戏不HI,角度也不好,后面就开始各种无感,总觉得生旦的明黄褶子花纹应该搭配,何威和高红梅的反正是不搭。这个角度是个将近一百五十度的斜角,能看到大灯和下场的侧幕条,正在音响下方,音响效果也不好,回声很重(因为小蜜蜂开太大了?),于是这个角度变成了一个很梦幻的角度,总是令人非常恍惚,仿佛在做一场春秋大梦。

鲁肃一声且慢把我叫醒,急忙问王二是谁,她说是张建国,我于是清醒了一阵。鲁肃也没能挽救颓势,原因在于这个人物的合理性,这也是我每次看鲁肃都在思考的问题(日记中显示我从四年前就开始怀疑了),这个人不像是东吴的大夫,倒像是西蜀的内奸,诸葛亮还没气周瑜,他倒先把周瑜气个半死。不论演员的表演多么精湛,只要这个合理性的问题不解决,必然是感动不到我的。

周瑜。。小嗓不剩多少,大嗓还远没程敏好听,如果要让我在二者中间选一个听,我选程敏。我知道京剧好的小生很难得,可是谁让我有小生情结呢。

赵云后面气力好像不是很足了?要不就是我看累了。

张飞。。。是不是就是上次那个把“大花唱成三花”的司马懿啊?我听声音像,咳咳,厚道点,大家都不容易,算了~~~

扮演吕范、诸葛亮的女老生扮相很赞,声音也不错,可惜没表情。

周瑜帐下四将掉枪一次,刘备忘词一次。

总体来说,这三天的戏总是觉得HI不起来,今天张建国的乔玄确实挺HI,可是那是因为这就是个热闹的戏。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看戏看HI了就是去年十月十号乐漪萍老师的《慈悲愿·认子》,那是真真切切的把冷戏看HI了,那种感觉不是说看热闹的戏很HI能比拟的。

昆曲社的戏看多了,对于小蜜蜂很反感,我就不继续吐槽了;对于不准时开始很反感;不习惯唱的过程中鼓掌,并且认为好的戏不应该有让观众在进行过程中鼓掌的空当(一唱段结束鼓掌不算);不习惯台上那么多人,哈哈哈~~~

最后吐槽,上半场坐我旁边的是一对母女,俩人隔着我说话,看得出来并不是戏迷,从谈话内容判断似乎是家里亲戚今天在台上跑龙套。我跟那女儿说你们要说话的话我们换一下位子怎么样?丫的居然瞪我,说你那么紧张干什么,我擦!不识好人心的玩意!我后来身子前探压根就不给她们说话的机会。中场的时候我要出去,那老梆子居然连腿都不挪一下,我是把前面的椅子搬开了才出去的。丫的祝你们全家天天晚上吃四害!

读书观剧

第一场那个什么大卫王可真是要了我的命了,第一次坐在剧场看新编戏,抵抗力不行,一直低头刷围脖,没敢抬头看,所以从第二出开始说吧。

《铫期·万花亭》

刘秀挺不错,当然这种不错是按照非专业水平来要求的。娘娘好漂亮~~邓沐玮声音还是不那么出的来,但是比昨天好很多了。没有想到就是万花亭这一段,本来还在想从这演那得演多长啊,结果没看过瘾呢就结束了,被闪了的感觉。

《花木兰·探营》

高红梅这个扮相很像沈昳丽反串的林冲扮相。青春靓丽,身手矫健,煞是好看,感觉上比昨天的穆桂英好,长靠需要气场。曲子是新水令一套,我觉得这个戏整体就是沿袭夜奔的路子。现在觉得我的乐感没有想象的那么差,新水令一唱就觉得特熟悉(我对北曲很不熟)。不过既然用了这一套曲子,不唱全的话就总觉得不过瘾,还是那句话,看的不是技巧的卖弄,看的是戏。

《白帝城·连营寨、托孤》

张建国唱念做表都很到位,可是怎么说呢,总是HI不起来,过程中总是在想要是把小蜜蜂摘了就好了,场子不大,不用小蜜蜂完全可以的。有几次都心有所感,英雄暮年,觉得很悲伤。

两次出戏,一是托孤刘备由二太监搀扶上场,这两个太监就是万花亭的两个太监,瞬间穿越了,哈哈。二是刘备哭错人了,应该先哭二弟再哭三弟,结果哭了两次二弟。(补:刚才看戏考发现剧本里写的就是二弟,那么第二个二弟应该理解成二位兄弟。。。好吧。。。)

赵云功夫不错,可是总觉得范儿不足。这次武戏配合很好,看的过瘾。字幕切片不好。

还是要吐槽小蜜蜂!!!!托孤的二黄散板声音经常不稳!!!虽然只是很细小的不稳!!!我没看HI基本就可以归罪于小蜜蜂!!!!!

最后挑个刺儿,演刘永刘理的二位女演员没有束胸……

还是那句话,所有剧场都把小蜜蜂拆了吧!!!!我现在真是无比热爱哥大米勒剧场的地麦啊!!!!

胡言乱语

我TMD在到现在为止都没读过现代诗的情况下居然写过一首现代诗(语文课本里的不算),四年前写的,除了文字不够精致还是挺能表达我的心情的,从日记里直接摘出来的,没修改。

我存在过么?

我曾经存在过么?

我的躯壳在那里?

我的心在那里?

我的魂魄在那里?

“我”在哪里?

那么,暂且认为我存在过吧。

我要寻找我的躯壳。

那明月夜倚着书昏昏入睡的是我么?

那夕阳下踽踽独行的是我么?

那柳荫下痴痴地牵着柳丝的是我么?

那蛙声中泪眼迷离的是我么?

不是,不是,不是,不是!

我要寻找我的心。

也许它是路边的蒲公英?

也许它是飞动的蝴蝶?

也许它是塘中的浮萍?

也许它是啼血的杜鹃?

唉——依旧不是。

我的魂魄总还在吧!?

在泠泠七弦的琴音里?

在船桨划过的波纹里?

在悠扬婉转的笛声里?

在败叶飘落的秋痕里?

不在,不在,哪里都不在……

“我”究竟在哪里啊?

我曾经存在过么?

我真的曾经存在过么?

不!

不曾!

轻烟凝做了我的躯壳,

草尖上的露珠就是我的心,

我的魂魄是黎明氤氲的薄雾。

都还来不及出现,

就消失了。

我欣慰地笑着。

不,我没有。

因为,

我不曾存在过……

诗词曲赋

频掩楼窗锦幄垂,
心思不许燕莺窥。
鸳鸯绣囊盛红豆,
一夜梦君君不知。

“思”字出律了,最后一句拗了,没活路了啊55555555

诗词曲赋

横吹搁案凝尘满,身在天涯,人远天涯,记取梨花是旧家。

昏沉镇日无归梦,树影横斜,雀语喧哗,痴看明窗新绛纱。

跟平沙童鞋聊了几句,忽然想起我刚出国时写的这首词来,好像那好几个月都只写了这么一首词。那时候说是真愁也不是,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,就是那样心里没有什么强烈的情感。

集成曲谱曲牌检索

我这人果然还是逃脱不了“多病”二字,周四被空调吹了,今天终于彻底发作,发烧了,体温计老早就找不到了,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烧到什么程度。很久都没有体验过这么正经的发烧的感觉了,头疼头晕,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。

这回可真是病中无聊了,天气太热,电脑根本不要指望看视频,本来想随便用铅笔涂点什么,最终也以站着就头疼且体力不支告罢,上午恰好跟汪兄说起螾庐曲谈中的曲牌检索,我说我想把它电子化,但是还没下决心,汪兄说我应该做点这类的工作,我说你这是说我适合做体力活么,他不信,说这哪里是体力活。病中无聊么,头晕得很,动脑的事情自然没法做那就只能做点体力活了,最眼前的一件不就是这个曲牌检索,正好我也用得到汪兄也用得到。

根据双红堂本《螾庐曲谈》镜像PDF文件下册卷三录入整理,花了一个多小时吧,把仙吕宫南曲的引子和过曲部分弄出来了,后面还有南集曲和北曲。只是录入了而已,一遍也没校呢。博客这个分类是个大深坑,什么时候填满不好说,或者说下一次什么时候填都不好说,平时头脑清醒的时候真是不愿意做这种“浪费时间”的事情。

恩,继续头晕,我想我要睡了,在38度的天气里发烧就是个悲催的事儿。

诗词曲赋

沉水香残若有无,
素襟皓袖酒翻污。
樽前为博佳人笑,
击节狂歌碎玉壶。

旧作了,因为我觉得我陷入轮回了

诗词曲赋

搁笔添茶日渐晡,
素笺欲检复踌躇。
几回误看碧成朱。

午错谁惊双蝶梦,
夜阑犹枕半床书。
断肠思忆有还无。

诗词虽是写心的,只是最想说的话,还是在定稿的最后一刻被层层隐藏起来。数典的斑竹给我评分说“欲说还休”,好个欲说还休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