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眼在传统戏曲中起到了大致约束节奏的作用。吴新雷先生主编的《中国昆剧大辞典》[1]中对于“板眼”的解释为:“昆曲以鼓板按节拍。强拍击板,称‘板’;次强拍或弱拍以鼓签击鼓,称‘眼’。……”
我个人以为,类似这样把东、西方音乐上的概念对应起来,虽然明白易懂,但似乎“板眼”在戏曲中的意义并不止于此,其中微妙之处,恐怕还要多听戏、看戏才能体会得来。
[1]吴新雷主编. 中国昆剧大辞典. 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 2002.
回到具体的曲牌:【南南吕宫过曲】【懒画眉】。
由曲牌前缀,我们可以得知:
【懒画眉】是南曲,具备南曲的一系列特征。
【懒画眉】属于南吕宫,南吕宫之曲牌笛色一般是凡字调或六字调。而【懒画眉】所用笛色一般是六字调。
【懒画眉】是过曲,而且【懒画眉】之前一般不用引子,它本身具备引子的作用。
解决了常见曲牌前缀中各要素的含义,我们可以开始看一看其他与昆曲曲牌、音乐相关的重要概念
不论南曲北曲,一套曲子结尾所用的曲调皆可以称为“尾声”,北曲也将其称为“煞尾”。为了以示区别,我们不妨将南曲的“尾声”称为【尾声】,而将北曲相应的部分称为【煞尾】。
[南]尾声
南曲之尾声不一定使用,当视具体情况而定。但尾声入套,也就是说一套曲子是否使用尾声一般是固定的。
尾声一般分为三句,一共有十二板。如《牡丹亭·惊梦》的尾声如下图所示,文字上方的红色标记即是板位。
[北]煞尾
北曲【煞尾】比南曲【尾声】更加严格而复杂,每个宫调的【煞尾】格律都有特定的许多种,具体应用上与套曲长短、曲牌使用、声情场面等都有一定关系。只曲与相应【煞尾】犯调(合成一曲)用作煞尾的情况也非常常见,如【离亭宴带歇指煞】。
引子的主要特征就是使用自由。
引子的板式都是散板,节奏自由,由演唱者控制;只在每句末尾下一板,表示一句结束。引子也没有复杂的旋律,通常是吟唱。
引子可干唱可用笛和,即伴奏可有可无。如《牡丹亭·游园》中的【南商调引子】【绕池游】即有伴奏,而《玉簪记·问病》中的【南南吕宫引子】【一剪梅】则是没有伴奏的干唱。
引子不入套。依旧以《牡丹亭·游园》为例,《游园》一套曲子,用了一支引子【绕池游】,接四支过曲【步步娇】【醉扶归】【皂罗袍】【好姐姐】,四支过曲紧密相连,而引子换成其他曲牌亦无不可。《燕子笺·拾笺》也用了这四支一套,引子则用了【番卜算】。
更有甚者,引子可以不唱全。比如【南黄钟宫引子】【玩仙灯】,《钦定曲谱》所载定格为七句(如下图),而《琵琶记·李旺回话》一折中,只唱了两句:“【玩仙灯】门外有人声,是谁来喧哗闹炒?”
一出戏中,一人不能用多个引子,但多人可合用一引。如《牡丹亭·游园》中旦角杜丽娘和贴旦春香合用了一支【绕池游】:
《琵琶记·风木余恨》中则更加能够体现不惟引子、也是南曲的特点,生角蔡伯喈,旦角赵五娘和贴旦牛小姐分唱、合唱了一支引子:
有些特定的引子,还可以作为尾声,用于情绪悲伤之处,并且不再按照正常的引子使用。常见的有:【临江仙】【鹧鸪天】和【哭相思】。
最后要说明的是,引子虽然是是脚色登场首曲,但脚色上场却不一定要用引子。有些曲牌之前例不用引子,或者说这些曲牌本身可以代替引子的作用,比如【懒画眉】【一江风】之类。另外还有一类过曲名为“冲场曲”,多为净丑使用,节奏较快,净丑上场时唱,用以代替引子。
南南吕宫[过曲]
“过曲”是南曲曲牌分类中的一种。
南曲曲牌分三类:引子,过曲,尾声。引子古称“慢词”,是脚色登场首曲。引子后面跟的就是过曲;过曲古称“近词”,是一套曲子的主体部分。尾声则用于一套曲子的结尾。
北曲没有引子、过曲的分别,除相当于尾声作用的“煞尾”之外,通称为“只曲”。
南[南吕宫]过曲
【南吕宫】是昆曲宫调之一。
昆曲中有“九宫”之称,或称“五宫四调”,是南北曲中常用宫调名的总称,“具体指仙吕宫、南吕宫、中吕宫、黄钟宫、正宫,以及大石调、双调、商调、越调。此外,南曲尚有少量曲牌属于道宫、小石调、羽调,北曲尚有少量曲牌属于般涉调。”(洪惟助《昆曲辞典》[1])
另外南曲还有“仙吕入双调”,但吴梅《南北词简谱》将其并入双调。
“宫调”可说是一个数百年来争论不休的概念。以我的乐律、乐理知识,不要说自己阐述,连读别家论述也不能全懂,况且其牵涉极广,恐怕就是另外开一文,想稍微说清,也要不小的篇幅。
在我看来,音乐上的宫调如何产生、发展、变化等等,如果不是有意研究,其实并没有必要了解太深。我们不妨将“宫调”理解为曲牌的一种习惯上的分类方式:隶属同一宫调的曲牌,调式[2]和笛色是大致相同的。
[1]洪惟助主编. 昆曲辞典.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, 中华民国九十一年五月一日.
[2]“调式”概念所牵涉也颇为繁冗,乐律知识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,此概念后文也不会再出现,不如按下不提。
[南]南吕宫过曲
首先来看曲牌前缀“南南吕宫过曲”中各要素的含义。这一前缀含有三部分:南、南吕宫、过曲。
昆曲分南曲、北曲,以南曲为主,这里的第一个字“南”即是南曲的简称,如果曲牌属于北曲,则用“北”字,如【梁州第七】就属于【北南吕宫】。
吴梅先生在《顾曲麈谈》[1]中谈到南北曲时,将其直观差异描述为“北主刚劲,南主柔媚;北字多而调促,促处见筋,南字少而调缓,缓处见眼”,很好地概括了南北曲在风格、平均速度、劲头儿味道等方面的差别。这些差异,其实与南北曲的历史源流有关。
南曲
南曲继承自南戏。南戏,又名戏文、南词,起源并盛行于宋,起初流行于南方,后遍布全国。明朝初年南戏有四大声腔:海盐腔、弋阳腔、余姚腔、昆山腔;到了嘉靖年间,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改良成为“水磨调”,至此“昆曲”诞生。后代昆曲虽然屡有变动,但骨架始终未变。
故南曲承袭了南戏的特点:使用五声音阶,上尺工六五,没有乙、凡二音(即简谱12356,没有47二音);排场十分自由,曲子可由角色独唱、合唱、分唱。
北曲
与南曲相对的北曲,来自杂剧。杂剧起源于金,盛行于元,以北方大都(即北京)为中心,影响广泛。
相对地,北曲的特点是使用七声音阶,上尺工凡六五乙(即简谱1234567),一套[2]曲子一般由同一人独唱到底。
因为南北曲来自于不同的系统,它们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,我们会在后来的介绍中陆续提及。
[1]吴梅撰;江巨荣导读. 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00.
[2]单曲论支,多曲论套,套曲相关的问题后面会有叙述。
工尺
工尺谱所用记谱符号为“上尺工凡六五乙”,对应简谱中的“1234567”。高八度各音加“亻”旁表示;低八度各音,“上尺工凡”最末一划加一小撇为标记,“六五乙”则变为“合四一”。下图是工尺与简谱的对应。
笛色
与工尺关系密切的“笛色”,也是昆曲音乐中的重要概念。如前工尺谱示例中,曲牌名【懒画眉】旁注的“六调”,即是此曲(套)的笛色。
笛色即是调高,如京剧之“调门”。与京剧调门不同者,某曲牌或套曲的笛色有一定之规:一般根据需要,在一到两个相邻笛色间浮动。不论是涨调还是降调,笛色都不应随意变动。
昆曲的基本笛色是小工调,笛色之命名也以小工调中各音为标准,如下表。下表中还列出了笛色与西乐的大致对应关系,必须强调的是:由于东西方乐律上的细微差别,有些对应是不完全精准的。
上字调 | 以小工调上音为工 | 1=bB |
尺字调 | 以小工调尺音为工 | 1=C |
小工调 | 以小工调工音为工 | 1=D |
凡字调 | 以小工调凡音为工 | 1=bE |
六字调 | 以小工调六音为工 | 1=F |
正工调 | 以小工调五音为工 | 1=G |
乙字调 | 以小工调乙音为工 | 1=A |
我们在音乐上仅作简单介绍,并不深入,下面回到主题。
《辞海》为格律谱下的定义是:“列举不同曲牌的定格并选曲词为例,注明平仄,供人依谱填写曲词。”[1]所谓“定格”,就是规定的曲牌正格,一般是该曲牌最常用的格式。除平仄外,格律谱还注明了曲牌的正字、衬字、韵位、板位等。下面是【懒画眉】的格律谱示例(《钦定曲谱》,岳麓书社重新整理出版的版本改名为《康熙曲谱》[2],并删去了板位,而民国版本保留了这一重要元素)。有了格律谱,就可以按谱填词,创制新的曲文了。
另一类曲谱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、用来记录旋律的乐谱了,昆曲传统上使用的是工尺谱。
工尺谱注明了曲子的工尺(旋律)和板眼(节奏)。本文不会过多涉及音乐知识,但后面会用到一些工尺谱举例,所以在此先介绍一下工尺,使其看起来不至于像天书。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工尺及各种板眼、演唱符号,不妨去读一读俞振飞先生的《习曲要解》。
[1]见[曲谱]条
[2](清)王奕清等编. 康熙曲谱. 长沙:岳麓书社, 2000.以下与民国版《曲谱》通称《钦定曲谱》